安達網
安達網

2 藥理作用研究現狀目前

时间:2025-05-08 23:54:42来源:

2 藥理作用研究現狀

目前,石花國內外學者主要對石花菜的菜化降血脂、降血糖、学成抗腫瘤、分药抗凝血、理作抗炎及抗氧化等藥理作用進行了研究。用研其中以降血糖、究进降血脂及抗氧化的石花研究最為廣泛。

2.1 降血脂作用

肥胖症是菜化由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引起的学成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疾病,表現為體內儲存的分药脂肪過度蓄積和體重超重,我國居民超重和肥胖情況均呈明顯的理作上升趨勢,且肥胖症會增加心髒負擔,用研影響其他髒器的究进正常功能,如今肥胖症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石花大型慢性疾病。

研究表明,石花菜熱水提取物可通過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上調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α(PPARα)和解偶聯蛋白-2(UCP-2)對高脂飼料誘導的肥胖倉鼠的肝髒脂質代謝產生下調作用,減輕食源性肥胖倉鼠的體重,下調倉鼠體內瘦素濃度、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血漿和肝髒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水平也降低,同時提高了脂肪組織脂解率。

Park等人通過Western Blotting檢測脂質代謝相關酶和蛋白的表達水平,發現石花菜醇提物作用的瘦素基因純合突變小鼠(ob/ob)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和CCATT/增強子結合蛋白α水平顯著降低,並通過調節脂質代謝因子的表達水平調節血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從而降低小鼠的體重。此研究結果和Kang等人的研究一致,他們發現石花菜醇提物使高脂飼料喂養的C57BL/6J肥胖小鼠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以及與脂解相關的蛋白等脂質代謝因子的表達水平顯著升高,進而降低小鼠體重的增長。

此外,Kang等人發現高脂飼料喂養的小鼠經石花菜70%乙醇提取物治療後血糖和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葡萄糖代謝得到改善,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也顯著降低,脂肪基因的表達減少。在細胞層麵發現石花菜70%醇提物在100 mg/m L濃度下降低了脂肪生成標誌物PPAPγ、C/EBPα和SREBP-1的表達水平。

長期食用石花菜飼料可減少長期服用高糖飲食大鼠腹膜後脂肪重量。石花菜的攝入減少了肝髒脂質的積累,減低血漿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漿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C/HDL-C)比值,增加脂質和膽汁酸的排泄以達到減脂的作用。還可以減輕高脂飲食引發的大鼠肝髒脂質生物合成酶(葡萄糖-6-磷酸酯脫氫酶、乙酰輔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增加。

Kim等人發現石花菜醇提物中含有黃酮和酚類物質,此類物質可能是抗肥胖作用的活性成分。其增加脂肪細胞中的脂肪分解生物標誌物HSL和ATGL酶的蛋白表達,同時提出石花菜醇提物抗肥胖的作用機製,通過激活MAPK信號通路促進脂肪細胞的脂溶活性。

我們知道石花菜中有大量瓊脂成分,但目前還不清楚石花菜提取物(GAE)的生物活性是否與瓊脂本身有關。Lee等人的研究表明石花菜對飲食誘導的肥胖型(DIO)C57BL/6J小鼠的抗炎作用與瓊脂無關,無瓊脂的石花菜醇提物雖不能阻止長期飲食誘導的肥胖症的發生,但能增加飲食誘導的肥胖型C57BL/6J小鼠抗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和脂解蛋白的表達。因此,除瓊脂之外的石花菜其他成分可能會有改善和緩解肥胖以及炎症相關症狀的作用。

據報道,合成的減肥藥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如胃痛、失眠、便秘和惡心及低血糖。因此,從天然材料中篩選出一種安全的抗肥胖藥物一直是代謝生理學領域研究的課題。以上研究表明利用石花菜的天然生物活性成分預防或治療肥胖症所產生的副作用是可能的。因此石花菜是一種天然的營養品,可以防止與肥胖相關的代謝紊亂。

2.2 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是一種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包括1型和2型。1型糖尿病患者在嚴重高血糖時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現象,即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而2型糖尿病則會出現肥胖的症狀。糖尿病是我國的一大重病並且是導致失明、腎衰、截肢和心腦血管疾病等並發症的重要原因。

Yang等人的研究稱石花菜中的水溶性纖維可以延遲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並抑製餐後血糖水平的升高。喂食含有石花菜高脂飲食的大鼠在11周內,高血糖水平可降低13%,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排泄量顯著增高,血脂、附睾旁和腎周脂肪組織減少,並通過誘導脂解和脂蛋白脂酶活性防止脂肪組織積聚。糖尿病大鼠血漿脂肪細胞因子也同時降低,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6和纖溶酶原激活物抑製劑PAI-1,從而降低糖尿病大鼠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通常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如阿卡波糖、米格立醇和伏格立糖,以幹擾碳水化合物消化酶和延遲葡萄糖吸收。然而,長期服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不良的副作用,包括腹痛、腹瀉、腸胃氣脹和結腸軟便。因此,研究對α-葡萄糖苷酶和α-澱粉酶具有抑製作用且副作用小的天然化合物勢在必行。有研究表明石花菜中的脫鎂葉綠酸鹽A(Ph A)可通過抑製α-葡萄糖苷酶和α-澱粉酶的活性來改善餐後的血糖升高以輔助治療糖尿病。Ph A在50μM時,對α-澱粉酶的抑製作用強於100μM阿卡波糖。其化學結構中的羥基可能與酶的變構或活性位點結合,從而抑製酶的活性。Ph A還顯著降低了血糖反應曲線的AUC值。因此推測Ph A有助於餐後高血糖與糖尿病並發症的預防。此外石花菜中的海藻多糖在2 400 mg/kg的劑量下能明顯降低大鼠血糖及胰高血糖素,提高胰島素含量。

2.3 抗腫瘤作用

石花菜還具有一定的體外抗腫瘤活性,有研究表明其乙酸乙酯部分可通過增強Caspase-3活性啟動細胞凋亡抑製宮頸癌Hela細胞的生長增殖。同時對HL-60和A-549腫瘤細胞的抑製率分別可高達85.8%和95.7%。石花菜的磷酸鹽緩衝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甲醇和二甲基亞碸(Methyl sulfoxide,DMSO)提取物在一定濃度下不僅能抑製Hepa-1腫瘤細胞,同時也能抑製正常細胞株NIH-3T3的生長。其中甲醇和DMSO提取物處理組中發現膜聯蛋白V呈陽性,表明石花菜脂溶性提取物能誘導細胞凋亡,但不具有特異性。由此可見石花菜的某些活性成分具有抑製腫瘤細胞生長的活性,為人類對抗癌症提供了新的方法。

2.4 抗氧化作用

探索能夠減輕氧化損傷的天然抗氧化劑對於製定治療肥胖相關疾病的策略非常重要。Seo等人及Lee等人研究了石花菜80%乙醇提取物對3T3-L1脂肪細胞脂質積累和活性氧產生的影響。結果表明石花菜醇提物能劑量依賴性地抑製脂肪細胞的脂質形成和活性氧生成,降低NADPH氧化酶4(NOX4)的m RNA的表達,同時增加脂肪細胞中抗氧化酶蛋白的表達,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2)、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Px)和穀胱甘肽還原酶(GR),以達到減脂和抗氧化的作用。

此外,石花菜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對羥基自由基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石花菜醇提物中乙酸乙酯相對羥基自由基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較強,且對羥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優於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Hannan等人的最新研究表明石花菜95%醇提物可以促進海馬神經元進化出一種神經保護機製,通過抑製Glu N2B受體介導的興奮性毒性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產生來減輕缺氧/複氧(H/R)誘導的海馬神經元氧化損傷。這表明石花菜可能是生物活性代謝物的潛在來源,對氧化應激引發的缺血性中風及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具有潛在治療意義。

2.5 抗菌作用

孫傑等人研究了石花菜五相提取物對七種植物內病原真菌菌絲生長的抗菌活性,結果表明其抗菌活性主要集中在番茄灰黴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上,其中乙酸乙酯相對五種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製活性,不僅抗菌譜廣而且抑菌能力也較強,甚至可以完全抑製蘋果褐腐病菌的生長。林雄乎等人研究表明石花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對真菌和細菌有較強的抑菌活性,乙醇提取物對細菌的抑製作用較對真菌的作用強。由此可見石花菜中乙酸乙酯相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含量可能比其他相高。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海洋科學》2021年,第1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白細胞黃酮胰島素

更多内容请点击【焦點】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