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網
安達網

进展一般生長於野生地帶

时间:2025-05-05 04:20:58来源:

野菊花為菊科植物野菊的野菊有效研究幹燥頭狀花序,味苦、花中含量辛,成分测定性微寒,进展一般生長於野生地帶,野菊有效研究具有抗菌、花中含量消炎、成分测定解毒、进展降壓、野菊有效研究明目、花中含量鎮痛等作用。成分测定常被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进展上呼吸道感染、野菊有效研究扁桃體炎等疾病,花中含量也可用於預防感冒、成分测定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具有較高的藥用保健作用。同時,由於顏色鮮豔,野菊花也被用作食品添加劑。野菊花中的化學成分比較複雜,主要成分包括黃酮類成分、萜類成分、有機酸類成分、揮發油類成分等,其中黃酮類和有機酸類成分是野菊花的主要活性成分。隨著野菊花的藥效作用在臨床上獲得認可,近年來對野菊花中有效成分含量測定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1高效液相技術測定野菊花中有效成分

研究表明,HPLC法是天然藥物含量測定最為常用的方法,也被用於測定野菊花中黃酮類化合物。例如,宋冷梅等建立同時測定野菊花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香葉木素-7-O-β-D-葡萄糖苷、蒙花苷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HPLC法,色譜柱為AgilentEclipseXDB-C18柱(250mm×4.6mm,5μm),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324nm,流速為1.0ml/min,柱溫為30℃。結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香葉木素-7-O-β-D-葡萄糖苷、蒙花苷的質量分別在2.296~45.920ng、0.403~8.064ng、0.410~8.208ng、4.296~85.920ng與峰麵積呈良好的線性關係,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0.52%、99.38%、98.79%、101.30%,RSD均小於2.0%(n=6)。該分析方法快速、準確、重複好,適用於野菊花黃酮苷類含量測定。

呂文文等通過HPLC法測定不同產地野菊花中蒙花苷與香葉木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控製入藥野菊花的質量。采用WelchromC18(4.6mm×250mm,5μm),甲醇-水-醋酸(52∶46∶2)流動相洗脫,流速1.0mL/min,檢測波長334nm,柱溫為室溫,進樣量20μL。安徽、山東產的野菊花2種黃酮苷含量較高,約為其他產地的2倍。不同產地野菊花中蒙花苷和香葉木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差異較大,入藥時應選擇黃酮苷類含量較高的野菊花。

2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技術測定野菊花中有效成分

研究表明,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用於野菊花中黃酮類化合物和有機酸類化合物的含量測定,該法具有精密度高、重現性好、穩定可靠等優點。例如,武秀麗分析RP-HPLC法用於野菊花中有效成分木犀草苷、綠原酸、蒙花苷含量測定的有效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儀對野菊花中木犀草苷、綠原酸、蒙花苷含量,以色譜柱(4.6mm×250mm,5μm),波長334nm,流量1.0mL/min,柱溫30℃,流動相(0.05%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脫進行檢測。不同批次野菊花檢測,綠原酸含量差異較小,而木犀草苷、蒙花苷含量差異較大。RP-HPLC法能準確測定野菊花中綠原酸、蒙花苷、木犀草苷成分含量。

3超高效液相色譜技術測定野菊花中有效成分

研究表明,UPLC法用於測定野菊花中黃酮類成分和有機酸類成分;該法具有操作簡單、分析速度快、結果準確,重複性好等優點。例如,戴勝等建立UPLC同時測定野菊花藥材中綠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寧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3,4-二咖啡酰奎寧酸、3,5-二咖啡酰奎寧酸、4,5-二咖啡酰奎寧酸、木犀草素、蒙花苷及芹菜素10個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PlusC18色譜柱(2.1mm×100mm,1.8μm);以甲醇(A)-0.3%磷酸水溶液(B)為流動相,梯度洗脫,流速0.4mL/min;檢測波長326nm;柱溫25℃。10個成分在38min內均達到基線分離,線性關係良好(r>0.9992,n=6);平均回收率均在96.4%~103.2%(RSD<2.0%,n=6);測定的6批樣品中上述10個成分含量範圍分別為1.018~3.430、0.079~0.365、0~0.269、1.198~2.754、0.185~0.765、1.135~6.659、0.587~2.808、0.103~1.663、0.495~13.050、0.214~0.933mg/g。本方法操作簡單,準確性和重複性良好。可用於野菊花藥材的多成分同步測定,為野菊花的全麵質量評價和質量控製提供科學依據。

範帥帥等建立同時測定野菊花中新綠原酸、綠原酸、隱綠原酸、咖啡酸、異綠原酸C、木犀草苷、蒙花苷、芹菜素8種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法。色譜柱為WatersACQUITYUPLCBEHC18,流動相為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脫),流速為0.3mL/min,檢測波長為335nm,柱溫為35℃,進樣量為1μL,樣品室溫為8℃。新綠原酸、綠原酸、隱綠原酸、咖啡酸、異綠原酸C、木犀草苷、蒙花苷、芹菜素進樣量檢測線性範圍分別為0.1401.680ng、2.21126.532ng、0.1782.136ng、0.0560.672ng、0.4605.520ng、1.26015.120ng、2.72532.700ng、0.1200.144ng(r>0.9996);檢測限分別為0.02ng、0.02ng、0.02ng、0.01ng、0.01ng、0.01ng、0.04ng、0.01ng,定量限分別為0.06ng、0.07ng、0.07ng、0.03ng、0.04ng、0.04、0.13ng、0.02ng;精密度、穩定性(10h)、重複性試驗的RSD均<2%(n=6),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7.05%102.04%(RSD為1.03%1.65%,n=9)。建立的方法分析速度快、靈敏度和分辨率較高、重複性好、結果準確,可用於野菊花中8種活性成分含量的同時測定。

夏伯候等評價野菊花中綠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蒙花苷、芹菜素5種成分的抗氧化能力,同時建立其UPLC含量測定方法。采用ABTS+法評價5種成分的抗氧化能力;采用UPLC法進行5種成分的含量測定,以ACQUITYUPLCBEHC18(100mm×2.1mm,1.7μm)為色譜柱,以乙腈-0.02%磷酸溶液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流速0.4mL/min,檢測波長360nm,柱溫30℃。結果是5種成分均具有一定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以綠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的清除能力最強。綠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蒙花苷、芹菜素的進樣量分別在0.0012~0.0960μg、0.0023~0.1808μg、0.0011~0.0904μg、0.0039~0.3144μg、0.0013~0.1056μg範圍內與峰麵積呈良好的線性關係;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9.37%、99.25%、99.46%、100.18%、99.70%,RSD均小於2.0%。該方法可以同時測定野菊花中5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結果準確、快速、重現性好,可以作為野菊花藥材的質量控製方法之一。

4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測定野菊花中有效成分

近紅外光譜是一種綠色分析技術,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簡單、試劑消耗低等優點,已被用於野菊花中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測定。例如,毛佩芝等應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建立一種野菊花藥材中水分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采集45批野菊花藥材的近紅外光譜,分別用烘幹法和HPLC測得藥材中水分及蒙花苷含量值作為參考,運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野菊花藥材水分及蒙花苷的定量模型,並用未知樣品進行驗證。野菊花藥材水分和有效成分蒙花苷含量PLS模型得到的NIR預測值與實測值有較好的相關性,模型的交互驗證誤差均方根(RMSECV)分別為0.568、0.282;相關係數R2為0.9761、0.9551;RESP均控製在10%以內,完全符合中藥生產過程實時分析的精度要求。研究表明,近紅外光譜技術能夠快速測定野菊花藥材水分和蒙花苷含量,有助於藥材入庫的快速檢驗,節省人力物力。

胡小莉等運用近紅外光譜技術(NIRS)測定不同產地野菊花總黃酮含量。分別采集6個不同產地的野菊花樣品,采用近紅外漫反射光譜法采集不同產地野菊花近紅外圖譜;以蘆丁為對照品,利用傳統的分析方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502nm處測定不同產地野菊花藥材中總黃酮含量作為參考值,將近紅外圖譜與野菊花中總黃酮含量值進行關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並對模型進行驗證。所建總黃酮定量分析模型的相關係數(R~2)、校正均方差(RMSEC)、預測均方差(RMSEP)、交叉驗證均方差(RMSECV)分別為0.98927、0.131、0.163、0.292;驗證集樣品的總黃酮含量近紅外預測值的平均相對偏差為2.08%。近紅外光譜技術測定快速,操作簡單,預測結果準確度高,可用於不同產地野菊花藥材中總黃酮含量的快速測定。

呼海濤等運用近紅外漫反射光譜技術(NIRS)結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野菊花藥材中蒙花苷含量的快速測定方法。采集野菊花藥材的近紅外漫反射光譜,采用HPLC測定野菊花藥材中蒙花苷含量作為參考值,將近紅外光譜與蒙花苷含量參考值進行關聯,建立野菊花藥材中蒙花苷含量的定量預測模型,並對模型進行驗證。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內部交叉驗證決定係數(R2)為0.9991,校正均方根偏差(RMSEC)為0.0136,內部交叉驗證均方差(RMSECV)為0.0397,驗證集樣品預測相關係數(r)為0.9976,預測均方偏差(RMSEP)為0.0185。近紅外光譜法操作簡便,測定快速準確,可以用於河南產野菊花藥材中蒙花苷含量的快速測定。

綜上所述,野菊花中有效成分含量測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法、反相色譜法、超高效液相色譜法、近紅外光譜法等。野菊花中的黃酮類化合物作為野菊花質量控製的指標,所以關於野菊花含量測定的研究也是圍繞黃酮類化合物開展的。雖然上述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揮發油類化合物和有機酸類化合物也是野菊花發揮藥效的有效成分,應該進行深入的研究,為野菊花的綜合評價提供指導。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香葉木素綠原酸木犀草苷

更多内容请点击【綜合】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