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網
安達網

目前世界已知品種約有200種

时间:2025-05-05 02:19:05来源:

薔薇屬植物的蔷薇化學成分進行了歸納分類,重點介紹了黃酮類、属植三萜類、物化酚酸類、学成甾體類和木脂素類化合物等化學成分,分研為薔薇屬植物的究进深度開發提供了理論基礎。

薔薇屬(RosaL.)隸屬於薔薇科(Rosaceae),蔷薇可分為單葉薔薇亞屬(Hulthemia)和薔薇亞屬(Rosa),属植常見的物化物種多為觀賞性植物,目前世界已知品種約有200種,学成主要分布在亞洲、分研歐洲、究进非洲北部、蔷薇北美各洲亞熱帶至寒溫帶地區,属植其中我國原產82種,物化集中在華東、華中及華南等地。目前對薔薇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學特征、染色體核型分析、顯微結構特征等方麵。研究表明,小蘖葉薔薇乙醇提取物和己烷提取物對大鼠回腸痙攣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目前,研究人員已從薔薇屬植物的20多個品種中分離得到黃酮類、三萜類、鞣質、脂肪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化學成分,其中黃酮類與三萜類化合物是薔薇屬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作者對薔薇屬植物的化學成分進行歸納分類,重點介紹黃酮類、三萜類、甾體類、酚酸類和木脂素類化合物等化學成分。

1薔薇屬植物已知黃酮類化合物

薔薇屬植物分離得到的黃酮類化合物主要為以兒茶素、槲皮素和柚皮素為苷元的化合物(圖1)。

1.1以兒茶素為苷元的黃酮類化合物

吳建林等利用柱分離、重結晶、半製備高效液相色譜等方法從金櫻子葉中分離出兒茶素;李石平通過一係列方法從金櫻子根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出以兒茶素為基本苷元的13種黃酮類化合物,即非瑟酮醇-(4α→8)-兒茶素[fisetinidol-(4α→8)-catechin)]、沒食子兒茶素(gallocatechin)、8-乙酸-兒茶素(8-aceticacid-catechin)、喹色亭酚-(4α→8)-兒茶素[guibourtinidol-(4α→8)-catechin]、喹色亭酚-(4β→8)-兒茶素[gui-bourtinidol-(4β→8)-catechin]、非瑟酮醇-(4β→8)-兒茶素[fisetinidol-(4β→8)-catechin]、表喹色亭酚-(4α→8)-兒茶素[epiguibourtinidol-(4α→8)-catechin]、去氫雙兒茶素A(dehydro-dicatechinA)、ent-非瑟酮醇-(4β→6)-兒茶素[ent-fisetinidol-(4β→6)-catechin]、3,4,7,4′-tet-rahydroxyflavane、4-methoxy-3,7,4′-trihydroxyflavane、原花青素B3(procyanidinB3)及根皮苷(phloridzin)。

1.2以槲皮素或山奈酚為苷元的黃酮類化合物

崔鳳俠等從刺玫果醇提取物的指紋圖譜中鑒定出金絲桃苷和槲皮素;Yang等從玫瑰花抗補體活性部位中分離出山奈酚;Takagi等從薔薇果中分離出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ide、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yl-(1→6)-β-D-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ide和薔薇果B(multiflorinB);張沛等通過多種色譜分離技術從月季花中分離出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槲皮素-3-O-(6″-對-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6″-p-coumaroy)-β-D-glucoside]、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趙倩等從月季花中分離出山奈酚-3-O-α-L-阿拉伯糖苷(kaempferol-3-O-α-L-arabinoside);Ma等從山刺玫葉中分離出4種以槲皮素為苷元的黃酮類化合物,分別為quercetin-3-O-(2″-O-galloyl)-β-D-glucuronide-6″-methylester、manghaslin、quercituron、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6″-methylester。

1.3以柚皮素為苷元的黃酮類化合物

目前已發現4種以柚皮素為苷元的黃酮類化合物,分別為橙皮苷(aurantia-marin)、柚皮素(narin-genin)、quercetin-3-O-β-D-xylopyranosyl-(1→2)-α-D-ribo-pyranoside及喬鬆素-7-O-β-D-葡萄糖苷(pi-nocembrin-7-O-β-D-glucoside)。

2薔薇屬植物已知三萜類化合物

迄今為止,薔薇屬植物中發現的三萜類化合物多為五環三萜,主要分為烏蘇烷型、齊墩果烷型和羽扇豆烷型(圖2)。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化學與生物工程》2021年1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薔薇木脂素兒茶素槲皮素

更多内容请点击【焦點】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