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網
安達網

途徑涉及多個關鍵基因

时间:2025-05-05 02:57:31来源:

5、比较全基因組變異圖譜及關鍵途徑基因變化分析

全基因組變異圖譜分析(WGMP),基因是组分結合每個樣品的測序Reads對參考基因組的覆蓋情況和SNP、InDel的比较分析結果,以參考序列為標尺,基因把Reads覆蓋情況和SNP、组分InDel的比较分布情況展示到環形的變異圖譜上。從圖上可直觀比較Reads薄蓋度的基因高低與變異分析結果的分布情況(圖6)

赤蘚糖醇是戊糖磷酸途徑(PPP途徑)的代謝產物,途徑涉及多個關鍵基因。组分通過全基因組變異圖譜的比较數據深入分析,赤蘚糖醇合成途徑中的基因關鍵基因轉酮酶TKL1(YALI0_E06479g)有兩個堿基發生單核苷酸多態性(SNP)變化:位於染色體CR382131.1上739638、740216位的组分堿基,參考基因組為A、比较T,基因Yarrowia lipolytica BBE-I7為G、组分G,這分別對應轉酮酶TKL1的第412位和220位氨基酸。染色體CR382131.1上739638位堿基變化後與原堿基對應的三聯密碼子是同義密碼子,因此氨基酸沒有變化。740216位堿基的變化,導致該酶第220位氨基酸由賴氨酸變為穀氨酰胺。赤蘚糖還原酶ER(YALI0_F18590g)也有兩個堿基發生單核苷酸多態性(SNP)變化:位於染色體CR382132.1上2483635、2483794位的堿基,參考基因組為G、C,Yarrowialipolytica BBE—17為C、T,但是這兩個堿基的變化並沒有引起赤蘚糖還原酶ER的氨基酸序列發生變化。

四、結論與展望

通過比較基因組分析,可以從基因組全局角度了解菌株,然後細致分析與目標途徑相關的基因變化。比較基因組結果顯示,Yarrowialipolytica BBE—17整個基因組有8078個小片段插與缺失變化(InDel),4256個基因發生了單核苷酸多態性變化(SNP),129個基因組結構變異(SV),142個DNA拷貝數變異(CNV)。但是與赤蘚糖醇合成途徑(圖7>直接相關的隻發現有2個關鍵途徑基因TKLi、ER發生單核苷酸多態性變化(SNP),並且僅有一個氨基酸發生改變。

從基因組結構變異和DNA拷貝數變化來說,基本全為缺失型,說明Yarrowialipolytica BBE—17部分代謝活動受到抑製,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其赤蘚糖醇代謝通路的增強。基於此可以推測:關鍵途徑基因的單核苷酸多態性變化(SNP)並不是Yarrowialipolytica BBE—17菌株具備積累赤蘚糖醇能力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基因組全局的組裝差異使Yarrowialipolytica BBE—17的整體代謝網絡與模式菌株不同,這也是目標代謝途徑加強和目標產物積累的主要原因。

1998年Stemmer等人提出了基因組重排技術(Genomeshuffling),為分子育種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但是高隨機性和高篩選難度限製了該技術的推廣應用。覃重軍等人將酵母的16條染色體合並為一條染色體,成功獲得了單染色體酵母,為基因組理性編輯和理性基因組工程育種提供了可能。本文通過比較基因組學揭示的研究內容,不僅為進一步優化亞羅解脂酵母生產赤蘚糖薛的能力提供信息參考,也向理性基因組工程育種技術的快速發展提出了期待。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於《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赤蘚糖醇磷酸氨基酸

更多内容请点击【熱點】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