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網
安達網

肠品將肉粉腸樣品粉碎

时间:2025-05-05 07:26:40来源:

1.2.5 乳化穩定性測定

參考Colmenero等的淀粉度对方法略有改動,將蒸煮後所得液體全部倒入鋁盒中,预糊影响置於105℃烘箱加熱至恒重,化温和机減少的肉粉重量即為水分損失,恒重後的肠品鋁盒總重減去空鋁盒的重量即為脂肪損失。計算公式表達為:
 

1.2.6 顏色測定

根據Jia等所述的质特制研方法,用色差計來測定肉粉腸的淀粉度对亮度值(Lightness,L*值)、预糊影响紅度值(Redness,化温和机a*值)和黃度值(Yellowness,肉粉b*值)。肠品將肉粉腸樣品粉碎,质特制研並使用D65光源和10°觀察儀(直徑為8mm)進行測量,淀粉度对觀察儀直徑為8mm,预糊影响測量區域為50mm。化温和机測量之前,使用白色參考板(L*值=95.26,a*值=−0.89,b*值=1.18)進行校準。每組樣品測量3次平行,每次平行將樣品旋轉3次至不同位置進行測量。

1.2.7 質構特性

測定分別取長度、粗細均勻的樣品進行質構測定。探頭型號為P2,試驗參數如下:測試前速度為1.5mm/s,測試速度為1.5mm/s,測試後速度為10.0mm/s,觸發力為15.0g,樣品首次軸向壓縮未刺破腸衣,且壓縮至原始高度的15.0%,測定指標包括:硬度、彈性和回複性。第二次軸向壓縮刺破腸衣,且壓縮至樣品的75.0%。測定指標包括:脆性、咀嚼性和致密性。

1.2.8 水分動態分布測定

參考Aursand等的方法略作改動,用圓柱形取樣器(直徑18mm)取18mm×18mm(高×直徑)肉粉腸樣品置於核磁試管中,使用低場核磁共振分析儀在室溫(25℃)下測定自旋-自旋弛豫時間T2。使用CONTIN軟件分析弛豫數據,弛豫時間分量表示為T2b、T21和T22,相關麵積比例分別表示為A2b、A21和A22。測試參數:質子共振頻率為22MHz,測量溫度為32℃,重複掃描16次,重複間隔時間TR為3500ms,采樣間隔160μs,回波個數為5000。每個樣品平行測定6次,實驗重複3次。

1.2.9 肉粉腸感官評價 

感官評價由感官小組(共16名成員,包括8位女性和8位男性)在感官實驗室(ISO8589,2007)完成,評分細則如表2所示。肉類實驗室的專家通過預備課程對所有小組成員進行了培訓,以使他們了解樣品。根據以下參數,通過感官描述分析以7個描述等級對每個肉粉腸進行評估:肉粉腸的內部顏色(1=偏淺黃色;7=偏淺粉色),肉粉腸的切麵均勻度(1=低;7=高),肉粉腸的彈性(1=無彈性;7=口感爽滑有彈性),肉粉腸的硬度(1=極軟;7=極嫩),肉粉腸的風味強度(1=較弱,7=最強)。此外,小組成員還需要提供每個肉粉腸的總體可接受性(1=低;7=高)。將室溫的每組肉粉腸切成片(厚5~8mm),並放在隨機編碼的3位數的白板上,然後將所有樣品立即交予小組成員。此外,還需向小組成員提供飲用水,避免測試不同樣品之間味覺的混淆。

1.2.10 肉粉腸DSG測定

肉粉腸的DSG的計算公式如公式(4)所示,根據Liu等的方法測量總澱粉含量。此外,糊化澱粉含量的測量參考Liu等的方法略作改動,將25mg樣品機械再溶解於80mmol/LNaOH溶液中,並用80mmol/L鹽酸溶液中和。主要測量步驟包括:a.肉粉腸樣品中總澱粉的機械再溶解;b.肉粉腸樣品中糊化澱粉的機械再溶解;c.分別利用AGS酶酶解機械再溶解後的樣品;d.利用KGLUC試劑盒分別測量酶解產生的D-葡萄糖含量;e.分別得出總澱粉含量和糊化澱粉含量,並利用公式(4)計算肉粉腸的DSG。

1.3 數據處理

每個實驗重複3次,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達。數據統計分析采用IBMSPSS25(IBMSPSS軟件公司,Chicago,IL,USA)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P<0.05)分析使用TukeyHSD程序。利用Origin2018(OriginLab軟件公司,Hampton,MA,USA)軟件作圖,Rversion4.0.3(MathSoft,Inc.USA)軟件進行聚類分析(HierarchicalClusterAnalysis,HCA),討論不同樣品間參數的相似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

水分活度是指水分在食品中的存在狀態,即水分子與食品的結合程度,較高的水分活度反映較低的結合程度。不同預糊化綠豆澱粉溫度下的肉粉腸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如表3,由表3可知預糊化綠豆澱粉的溫度對於肉粉腸樣品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無顯著影響(P>0.05)。

2.2 蒸煮損失和乳化穩定性

蒸煮損失和乳化穩定性是反映肉及肉製品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而肉製品的乳化穩定性主要是由水分損失率和脂肪損失率體現。由表4可以看出,當預糊化綠豆澱粉溫度增加至95℃時,肉粉腸的蒸煮損失、水分損失和脂肪損失分別顯著降低(P<0.05)至(4.54%±0.13%)、(3.98%±0.1%)和(0.30%±0.05%),表明高預糊化澱粉溫度會顯著提高(P<0.05)肉粉腸的乳化穩定性,降低蒸煮損失。該現象可能是由於95℃時綠豆澱粉的DSG較高,在蒸煮過程中可以吸收肉中蛋白質因變性而析出的水分,同時圖1中肉粉腸切麵也表現出相同的趨勢,由圖1可觀察到,75℃預糊化綠豆澱粉製備的肉粉腸切麵內存在由於水分析出而形成的小水塘,導致切麵不均勻,而95℃預糊化綠豆澱粉製備的肉粉腸切麵則表現出良好的均一性。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食品工業科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澱粉綠豆鹽酸

更多内容请点击【焦點】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