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網
安達網

(2)相對潔淨的科学水樣

时间:2025-05-05 02:33:22来源:

1 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废液來源分析

1.1 水樣檢測後剩餘

環境監測站的待檢測水樣可區別為兩種:(1)各類企業的生產廢水,如印染廠廢水、环境工業廢水、监测養殖廢水、实验室汙水淨化廠廢水等;(2)相對潔淨的科学水樣,如地下水、处置地表水、探讨雨水等。废液根據地表水及不同廢水的环境采樣要求,樣品采集的监测量要遠大於實驗室的檢測用量,因此,实验室在環境監測實驗室樣品的科学分析過程中會形成大量的剩餘水樣。而環境監測站流出的处置廢水最後均是流向市政汙水管網,且此類剩餘水樣的探讨廢液汙染性較小,故為重複使用盛水樣的废液裝置,生產廢水樣品的剩餘水樣可經處理後自行導入汙水管網(廢液有害物超標的廢液除外),最後排向汙水處理廠進行淨化。

1.2 檢測過程所產生

環境監測實驗室的樣品分析主要采用滴定法、化學分析法、分光光度法以及離子色譜法、原子吸收法、氣象及液相色譜法等儀器檢測法。采用上述分析檢測方法對廢液樣本進行檢測時,通常會伴有廢液的產生,如滴定後產生的廢液、顯色後檢測廢液以及檢測儀器設備分析產生的廢液等。樣品的檢測分析過程所形成的廢液量較大,且對環境具有一定的汙染性,因此,此類廢液可先使用p H試紙檢驗其p H值,然後經簡單的中和預處理後按規定進行分類收集。

1.3 前期處理所產生

在對廢水溶液等樣品進行消解和萃取等前處理操作時,前處理操作往往也會生成一部分廢液,此種廢液的成分往往包含有機物及酸類,且廢液的濃度較高,若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須經預處理後再按規定分類收集。例如,對於酸性較高的消解廢液,可將廢液容器置於通風櫥位置,並向容器中添加Na OH等堿性物進行中和處理,以促使溶液的p H呈中性;而對於有機物廢液因具有較大的處理難度,可按規範標準要求進行分類收集後密封存儲。

1.4 標液過期或殘餘

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法、原子熒光法、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譜法以及氣相色譜法等樣品分析方法,在分析的過程中都需要製備標液,此類標準溶液(尤其是母液)危害性較高,濃度大,須嚴格依照其元素屬性歸類存放,以助於安排專業公司進行托管。

2 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科學處置

2.1 建立健全廢液處置製度

建立健全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處置製度,完善實驗室“廢液”存儲與處置的相關規範標準與規章製度,並設立專人對實驗室“廢液”進行嚴格監管,以有效確保實驗室“廢液”得到妥當處置,防止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同時,加大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處置的經費投入,並與具備相關資質的處理公司簽訂廢液處理合同,按要求貫徹落實實驗室的廢液處置,並定期進行日常廢液的處置。

2.2 秉持廢液處置基礎準則

(1)存放廢液的裝置須置於規定地點(空氣對流較好、可靠、有顯著警示牌),廢液收集桶應明確收集廢液的類別,不得存放固體廢物、玻璃製品容器等。(2)存儲廢液的容器裝置應按要求黏貼專用標簽,並在標簽上詳細填寫標注廢液的名稱、類別、特性以及存貯時間、廢液來源等內容。(3)根據廢液的來源、狀態、性質等對廢液進行分類收集,如對於普通廢液、危險性廢液應分別進行收集,具體分類標準可參照圖1進行分類。

2.3 根據廢液類型科學處置

2.3.1 有機廢液處置

(1)含酚廢液處置。酚類屬於原型質毒物,一旦進入人體能致蛋白質發生變性或沉澱,從而會破壞人體細胞,抑製神經係統,對皮膚及呼吸道黏膜造成刺激性傷害,並經呼吸道或皮膚進入人體,且含酚類水溶液與純酚類相比更易被人體吸收。在堿性環境下,氧化劑可與含酚廢液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無害的馬來酸類物質。具體處理流程為,在p H為7~9堿性環境下,先加入比廢液含酚量高10倍的氧化劑,然後添加高錳酸鉀,在混合反應後顏色穩定在粉紅色即達標。

(2)含氯仿廢液處置。氯仿分子式CHCl3,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若侵入身體則會影響人體的中樞神經係統,可通過人體呼吸道和皮膚滲透進入體內,對髒器有一定的損傷。通常,氯仿廢液多來源於砷、揮發酚等的分析項目,處置氯仿廢液時應把氯仿廢液裝入分液漏鬥,然後用H2O、濃H2SO4、純H2O、0.5%鹽酸羥胺溶液分別進行洗滌,然後蒸餾、幹燥、再蒸餾,最後將76℃~77℃的餾分進行收集。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綠色環保建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實驗室分光光度法樣品

更多内容请点击【知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