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2日從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全球華能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發電二期項目日前在江蘇常州正式開工建設。压缩建成後,空气开工它將成為世界上單機功率最大、电站總容量最大、建设綜合效率最高的全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压缩近年來一種新興的大規模儲能技術。鹽穴因空間大、空气开工密封強、电站具備自愈能力,建设能夠實現安全環保低成本儲能,全球被譽為綠色“地下充電寶”。压缩電站在用電低穀時,空气开工可利用多餘電能,电站驅動類似“打氣筒”的建设壓縮裝備,將大容量高壓空氣儲存於地下鹽穴。在用電高峰時,電站再將壓縮空氣釋放出來,通過空氣膨脹做功轉化為電能,填補電力缺口。據調查,常州金壇擁有地下鹽穴儲氣庫約1000萬立方米,地質條件穩定,腔穴形態優異,是建設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的理想選擇。
華能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發電二期項目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由清華大學、西安熱工研究院等提供技術支持。項目規劃建設兩套35萬千瓦非補燃式壓縮空氣儲能機組,鹽穴總容積達120萬立方米。項目建成後,一次充電可儲存電量280萬千瓦時,年預計充放電330次,相當於節約標準煤2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2萬噸。
“電站可為電網提供約±70萬千瓦調峰能力,提升電網調節能力和新能源消納能力。尤其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它可有效保障電力供應的動態平衡,促進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有力支撐電網穩定運行。”國網常州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製中心主任陳輝說。
作為江蘇省重大項目和華能集團“十大科技專項”重點任務,該項目研發製造出世界最先進的空氣透平和壓縮機組,並實現核心設備的100%國產化。